全部分类
所有分类
  • 品牌
  • 标签
  • 默认
  • *新
  • 销量
  • 价格
  • 1
    印刷图像色彩的控制
    一、影响颜色复制质量的主要因素  图文中印刷机上进行复制时,影响复制图像色彩的因素很多,如:网点扩大,印刷色序和叠印,油墨色相和实地密度,油墨温度和粘度,供水量(胶印),纸张性质,印版版面深浅,印刷压力等。  1.网点扩大  在印刷中,总会发生网点扩大,但扩大量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产生很多质量问题。这种网点扩大会降低图像的反差,并使整个图像变深,暗调网点糊死,使复制色相急剧变化,当印刷中各色图像网点同时扩大时,图像整体变深。当只有其中某色网点扩大时,复制图像将产生偏色,例如:品红色版网点覆盖率在中调发生扩大,50%的网点变成55%时,印刷图像色彩偏红,肉色变成偏红色,中性色变成淡红色,绿色变脏。印刷压力和实地油墨密度都影响网点扩大。印刷压力微小变化会使整个印刷图像产生明显变化;实地油墨密度增加时,网点扩大增加,对图像中调和暗调色彩产生很大影响。  2.印刷色序和叠印  彩色图像印刷中,油墨是一色一色叠印的,叠印不良会产生色彩偏差、混色和层次紊乱。印刷色序排列对叠印色效果影响很大。对于多色印刷机,各色油墨印刷间隔时间短,后印色油墨是叠印在先印湿油墨表面,属于“湿叠湿”的印刷状态。在叠印色中印在纸面的油墨比印在湿墨层表面的油墨占有优势。两种颜色的油墨只要颠倒一下色序,叠印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就可能不同。如青色和品红色油墨叠印,先印青后印品红,叠印色偏青色;先印品红后印青,叠印色偏红色。  为了获得好的叠印效果,色序排定后还要合理的安排各色油墨的粘度。  3.油墨色相和实地密度  印刷生产中使用的油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色偏,使印刷图像产生偏色,应尽可能采用色偏少的油墨进行彩色印刷。印刷图像表面实地油墨密度大小决定印刷图像阶调和色调再现范围。实地密度越高,阶调和色调再现范围越宽。实地密度小,使图像色彩饱和度降低,叠印色彩变弱。  4.油墨的温度和粘度  印刷图像复制中,油墨粘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一般凹版印刷采用液态油墨,输墨装置中没有匀墨和窜墨机构,油墨粘度通过向油墨槽中添加适量溶剂进行控制。胶印和凸印一般采用粘性油墨,这种油墨粘度很大。为了使油墨均匀地由印版向纸张表面传递,胶印和凸印机都有匀墨和窜墨装置。油墨在这些装置的辊子之间传递和被打匀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剪切而分离。辊子为克服油墨的内摩擦力而作功,而使墨辊表面温度升高,被传递的和被打匀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剪切而分离。辊子为了克服油墨的内摩擦力而作功,而使墨辊表面温度升高,被传递的油墨粘度随之下降。油墨变稀后,辊子表面载墨量减少,传递到纸张表面的墨量减少,使印刷图像阶调和色调发生变化并破坏了印刷图像的一致性。有研究表明:印刷机开机印刷后,印刷图像产生色彩偏差60%的原因属于墨辊温度变化引起的。  5.胶印水墨平衡  胶印生产水墨平衡直接影响图像复制质量。水量小会使印版起脏、糊版;水量大使油墨乳化,使印刷图像色彩饱和度降低。  二、印刷图像色彩的检测  彩色印刷图像的色彩是由黄、品红、青三原色油墨按不同比例叠合形成的。一般测量印刷图像色彩时不是测量画面上的颜色,而是测量与印刷图像同时印刷的质量控制条。控制条一般放置在印张的拖梢处。用测量仪器检测控制条相应色块可以获得印刷质量信息,如各原色油墨的实地密度、叠印率、网点扩大、网点密度、中性灰还原、反差等参数,以判断图像阶调和色调复制情况。  测量印刷图像色彩时有三种测量方式,即密度计测量、色度计测量和分光光度计测量。  1.密度计测量  密度计是分色、制版和印刷中的主要仪器,这种测量方式一直是印刷工业*常用的客观评价质量的形式,密度计价格便宜,应用广泛。密度计测量颜色表面时,只能获得印刷中某一原色油墨的相对量,它不能指示被测颜色的色相。密度计测量值不与各种表色系统相联系,因而不能用色彩语言描述被测颜色。在颜色测量和评价中,密度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是标准的颜色测量仪器。  2.色度计测色  色度计是通过对被测颜色表面直接测量获得与颜色三剌激值X、Y、Z成比例的视觉响应,经过换算得出被测颜色的X、Y、Z值,也可将这些值转换成其它匀色空间的颜色参数。色度计是一种带有三个宽带滤色片的特殊密度计。由于仪器自身器件及原理方面厚在一定的误差,使颜色测量值的**精度不好。但由于其价格便宜,仍是应用广泛的测色仪器。  3.分光光度计(光谱分光光度计)测色  分光光度计测量颜色表面对可见光谱各波长光的反射率。将可见光谱的光以一定步距(5nm、10nm、20nm)照射颜色表面,然后逐点测量反射率。将各波长光的反射率值与各波长之间关系描点可获得被测颜色表面的分光光度曲线。每一条分光光度曲线**地表达一种颜色。也可将测得值转换成其它表色系统值。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灵活的、理想的测色仪器。目前,国外一些印刷机配备的印品色彩质量检验的测色仪器就是采用分光光度计。
  • 2
    怎么扫描图片效果更好
     实践证明,扫描分色技术是彩色图像复制质量好坏的关键。笔者在此谈一些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现今消费者对印刷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彩色图像的质量。但有些画报、画册、期刊杂志的彩色图像印制质量不高,色彩失真严重,不能很好地还原原稿,有的明暗、层次再现差。凡此种种弊病,除去一部分原稿本身质量差的原因外,还在于扫描分色不当造成的。   树产正确的扫描观念  对于图像扫描,许多操作人员存在错误的认识,缺乏概念和标准化还原扫描分色的操作方法,只单纯依靠后处理,即依靠屏幕色彩做主观上的随意调整,致使高档专业扫描仪和电分机高端联网的先进技术和强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实际上,图像扫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需要对扫描仪的分辨力、扫描亮度、色调等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如果不进行设置或者设置不当,在扫描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大量的图像细节丢失,造成偏色、黑白场不明朗等现象。即使后期通过各种图像软件进行处理、调整,只会进一步加剧图像的损失,无法获得与实物图像相似的效果。因此在扫描之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扫描观念,明确图像扫描的基本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一图像扫描过程中通过正确的参数设置,扫描出高品质的图像。  另外,图像扫描既有技术性,又有艺术性。既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原稿,从技术方面来合理地设置和调整灰平衡、阶调反差、色彩校正和清晰度等参数,又要从艺术的审美角度来处理色彩的基调、饱和度、空间距离、明暗、光影变化等关系。操作人员这两方面的水平高低对图像质量影响极大。因此,要提高当前彩色印刷品的图像质量,必须下决心抓好扫描分色这一关键环节,培养有较高水平的操作人员。  选择好的扫描原稿  扫描原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扫描图像的质量,在选择原稿同盟者,一看原稿表面有无划痕、脏污,文字、线条是否完整,有无缺笔,断画等。二看画面是否偏色。在自然光或接近日光色的标准光源下,观察原稿上的白色、灰色,黑色等消色部位是否有其他颜色的干扰。三看主要色彩是否准确。一般来说,反射稿(如照片等)的色彩比实际景物的色彩略有夸张,即比原来的色彩更鲜艳些。对以人物为主体的反射稿,应以面部肤色红润为标准。四看反差是否适中。反射稿的反差包括亮度差、色反差和反差平衡。亮度差适中,在高调部位和暗调部位之间就有丰富的过渡色彩层次;色反差适中,反射稿色彩浓度就大,且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反差平衡好,同一色彩在高调部位和暗调部位的色彩表现就会很一致。  正确调整显示器  许多设计人员都有过这样的困扰;当彩色图像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在输出或印刷后,无法获得与显示器一致的效果。因此,为了避免因屏幕显示效果与实际印刷品的差异而带来的不便,在进行图像扫描之前,要对显示器的显示亮度、显示色彩等参数进行调整,**让这些参数与扫描仪将要设定的参数保持一致或者略微高一点,争取做到不因为显示器的原因而影响*终的视觉效果。  将原稿旋转在*佳扫描区域  将原稿放置在扫描仪的*佳扫描区域里,可以获得*佳,*保真的图像效果。这个*佳扫描区域是经过多次测试得到的。将扫描仪的所有控制设置成自动或默认状态,选中所有区域,以低分辨力扫描一张空白、白色、不透明的样稿。在Photoshop里打开该样稿的扫描图像,使用“图像→调整→色调均化命令”对其进行处理,就可以看见在扫描仪上哪有裂纹、条纹、黑点。打印这个文件,选出**的区域(即*稳定的区域),以帮助操作人员旋转原稿。  正确摆放扫描对象  在处理扫描图像时,有时需要获得倾斜效果,很多设计人员往往都是使用专业的图像软件来旋转图像。其实这样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图像的质量。正确做法:设计好图像在页面上是如何放置的,使用量角器测量出原稿旋转的精确角度,斜放原稿进行扫描,会得到**质量的图像。  选择合适的扫描类型  选择合适的扫描类型,不仅会有助于提高扫描仪的识别成功率,而且还能生成合适尺寸的文件,通常扫描仪为用户提供彩色,灰度以及黑白3种扫描类型,在扫描之前应根据扫描对象及*终用途的不同正确选择合适的扫描类型。“彩色”扫描类型适用于扫描彩色照片,其要对红、绿、蓝3个通道进行多等级的采样和存储,这种方式会生成较大尺寸的文件;“灰度”扫描类型则常用于既有图片又有文字的图文混排样稿,文件大小尺寸适中;“黑白”扫描类型常见于白纸黑字的原稿扫描,用这种类型扫描时,扫描仪会按照1位来表示黑与白两种像素,这种方式生成的文件尺寸是*小的。  现有一幅彩色图像,其*终结果要求为一幅灰度图像,那么是直接按灰度扫描,还是先按彩色扫描再转为灰度图像呢?笔者的建议是**采用彩色扫描。选择彩色扫描,可对扫描原稿进行各种调整,同时彩色扫描的色彩信息量大,扫描后得到的色彩会更饱和,层次会更丰富。然后再利用Photoshop软件,将彩色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像,层次会比较好。如果直接选择灰度扫描,扫描前图像的色彩就已丢失,调整的余地非常小,扫描后的灰度图像层次显然没有彩色扫描再转换成灰度图像的层次丰富。  选择合适的扫描分辨力  扫描仪通常都提供了可以进行设置的分辨力范围,从理论上讲,将分辨力设置得越高,扫描出来的图像每英寸像素点数就越多,其所表达的原稿细节就越丰富。扫描仪分辨力的设置应根据扫描图像的*终用途决定,由于扫描仪的**分辨力是由插值运算得到的,用超过扫描仪光学分辨力的精度进行扫描,非但不会对输出效果有明显的改善,反而无故增大了文件的存储量,降低了整体工作效率。  一般来说,在扫描一些工程图或是包含有文本信息的图像时,应该尽可能地将扫描分辨力设置得高一点,这样图像中的线条或者文字在扫描分辨力提高的情况下,会更加接近原貌,各个线条笔画也能够比较好地被区分;如果扫描图像只是由于屏幕显示或网页图像,扫描分辨力设置为72dpi即可,这样生成的图像尺寸比较小,有利于图像在网上传输;如果图像*终要印刷出版,至少需要300dpi以上的分辨力,当然若能使用600dpi的分辨力会更好。
  • 3
    印刷品表面处理技术
    印刷品的表面加工有:上光(varnishing),复合塑料膜层,上蜡等工艺。    表面加工是在印刷品的表面经适当的处理,增加印刷品的光泽,或增加印刷品的耐光性,耐热性、耐水性、耐磨性等,起到保护印刷品的作用。   一、上光工艺    上光是使印刷品增加美观,同时具有防潮、防热、耐晒的效果。一般使用书籍的封面、插画、挂历、商标装璜等。    1.印刷机上光    这种方法运用于小批量的生产,它不需要另增加设备,使用印刷机印上亮光油即可。    亮光油是由树脂、干性植物油、干燥剂等组成,具有一定粘度的透明体,干燥性能好,光泽强,结膜表面光洁。    在印刷完毕的产品上,用与产品同样大小,但无图文的印版,再加印一次亮光油,上亮光油的印刷纸张,吸收性能越差,获得的效果越好。    2.涂布罩无油    采用上光机涂布,罩光油是由醇溶性合成树脂、醇、酯浴剂等组成,具有树脂含量高而粘度低、干燥快、流平好、亮度大、韧性好的特点,在铜版纸上可直接涂布罩光油,在白板纸、胶版纸上,先用于酪素打底,而后再涂布罩光油。    涂布时,涂布机的烘道温度为65~75℃,烘道长度应在10米以上,印品经过全烘道的时间不短于40秒钟,以保证罩光油的彻底干燥。    二、复合薄膜    印刷品经过薄膜复合后,成为一种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可以是同一类材料复合,也可以是不同类的材料复合,复合后具有独特的、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    复合薄膜的方法有四种。    1.温式复合法    是用水溶性粘合剂在第一基材上涂布以后,再与第二基材重合而干燥复合,水溶性粘合剂有淀粉、糊精、阿拉伯胶、骨胶的水溶液和聚醋酸乙烯乳胶、丁睛乳胶、合成树脂、天然树脂乳胶等乳胶。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常用于纸/纸、纸/塑料薄膜,纸/铝箔的复合,因使用水溶性粘合剂,没有耐水性,只适合于干燥情况下使用。    2.干式复合法    干式复合法是用醋酸乙烯酯、氯乙烯、丙烯酸酯等的聚合物,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环氧树脂、聚氨酯等热固性树脂的溶剂,先在第一基材上涂布,在干燥机上将溶剂除去,再在加热下将第二基材加热复合而成。    这种方法能复合各种塑料薄膜、纸,铝箔等材料。为增强复合部分的粘合强度,一般的聚乙烯、聚丙烯、尼龙等薄膜,先要用电晕处理,然后根据薄膜的种类,选用适当的粘合剂,使用聚氨酯系或环氧系固化型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水性的粘合。    3.热熔复合法    热熔复合法是用蜡类或添加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或聚异丁烯、聚丁烯、石油树脂等的改性蜡类,加热使其呈溶液状态,涂布于薄膜基材上,第二基材直接贴合其上,再用冷却滚简冷却而复合。    这种方法涂布粘合剂后不用干燥的工序,装置比干式复合法简单,适用于铝箔/纸,塑料/塑料、塑料/铅箔的复合。   4.挤出复合法    挤出复合法是用钛酸脂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亚氨基化合物等溶解于醋酸乙烯酯等有机溶剂中,将聚己烯亚氨树脂、三聚氰酰胺-福尔马林、三聚氰酰胺-尿素类树脂等溶于水中或有机溶剂中的水溶性与溶剂型并用的底涂料,涂于基材上,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厄龙等树脂通过熔融挤出法制成薄膜,使其在熔融状态与基材压附复合上。    这种方法使用三聚氰氨化合物做粘合剂,具有良好的耐蒸煮性,多用于蒸煮食品的包装。    三、上蜡处理    上蜡处理是为了使印品防湿、防水、耐油,蜡以石蜡为主要成分,受热熔化,冷却便凝固,上蜡在涂蜡机上进行,将蜡边加热边涂布,所以印品用的油墨应是蒸气凝固油墨、冷凝油墨。    这种处理主要用于仪器包装或纸容器的加工。
  • 4
    印刷工艺的质量控制
    报纸印刷工艺的质量控制的核心就是“两平一匀”。两平是指灰平衡控制和水墨平衡控制,一匀是指墨色的均匀。  要获得正确的灰平衡,需要了解所使用油墨和纸张的特性。确定三色网点比例的一般原则是:由于新闻纸偏黄,黄的网点*小,品红比黄大一点,青的网点比例**。至于三色网点比例到底确定为多少,要根据各个印刷厂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总结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灰平衡点的数据。  在确定各色的网点比例之后,制成灰平衡控制条,还包括黑色控制区域,以确定一个标准的灰轴,带到报纸版面上。印刷车间在印刷过程中,以灰平衡控制条为标准,调节三色油墨的墨量,使灰平衡控制条呈现视觉上的中性灰,并且与标准的灰轴在视觉上一致,即可控制彩色报纸印刷过程中的色彩,实现较理想的灰平衡。  在报纸印刷过程中,水墨平衡整体控制的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报纸的印刷质量。水墨平衡要在一定的速度和印刷压力下实现,以保证报纸印刷质量和报纸的正常生产为前提,用*少的润版液来平衡印版上的油墨,使油墨乳化后所含有的润版液在15%一26%之间。   从实际操作来看,**的水墨平衡几乎是做不到的,在影响水墨平衡的诸多因素中,也很难有一个通用和精确的量化控制标准。在印刷中,水墨从不平衡到平衡,又到不平衡,再调整到新的平衡,这是随印刷过程中各种条件的变化而调整的,操作人员在掌握了水墨平衡基本原理的同时,还应对操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及时和正确的判断。   墨色的均匀性依赖于操作人员调节供墨量的水平。在进行量化控制的时候,根据国家报纸印刷质量标准确定实地密度的值,使用密度仪测量版面上的实地大标题的密度值,使之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    灰平衡控制、水墨平衡控制和墨色的均匀性控制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平一匀”的控制从总体上把握住了报纸印刷的质量。